花雕鸡好吃吗?
花雕酒(也叫黄酒)是中国的特产,而且只有中国才生产黄酒,其他地方都不可能生产出类似的花雕酒来。 花雕酒跟红酒、白酒和啤酒不同,它是酿造酒,是用大米(有时也用糯米)经过发酵酿成的。 按照产地划分,花雕酒可以分为南方花雕酒和北方花雕酒两大类;按照口味划分,花雕酒又可以分为干型花雕酒、半干型花雕酒和甜型花雕酒三种。 虽然都叫“花雕酒”,但是北方的“花雕酒”与南方的“花雕酒”并不是同一个东西—因为地理环境的区别,北方不可能酿出像江南那样味道细腻、醇甜的花雕酒来。用我们当地的话来说,就是“南能北不能”。 在超市里,我们经常能看到包装精美的花雕酒系列产品—除了最著名的“加饭酒”之外,还有“善酿酒”“香雪酒”“元红”“女儿红”等品种。这些酒有的用来独饮,有的用来烹调菜肴或者炖汤,用途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色:都含有浓郁的酒的香味,喝起来口感很醇美。不过这类酒通常度数较高,属于浓香型或酱香型的白酒。
到了冬天,很多人喜欢喝点白酒暖身。这时候如果你能掏出一瓶“加味酒”(也叫“调酒”)来,那绝对是大写的逼格啊! “加味酒”的制作方法比较特别,要在白酒中加入其他的配料之后再进行酿造,因此它既保留了白酒的醇香味,又融合了别的香气,闻起来浓香扑鼻,喝起来香醇甘热,而且非常耐喝。 据《嘉定县志》记载,早在宋朝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人把鲜花放在酒坛里一起酿酒了。这大概是最早的“加味酒”。
到明代时期,加味的做法在民间已经相当流行了。明人陆树声所撰写的《茶寮记》中就有记载:“至午,烧沸汤,酌茗饮之。少顷,用酒烹鳗鱼脍,用酒熟蟹,用酒蒸鲥鱼,用酒煮猪头肉及豆腐,无不宜者。”在这位明朝大儒的笔记中,明确提到用“加酒”来烹调鱼肉。 用现代人的话来讲,这简直是不折不扣的“吃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