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金是什么字体?
“五行”这个词语最早出现于《尚书·洪范》,原文是:“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很多人应该不知道五行对应的五种材质是什么,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下: 五行对应的人体器官是:肾、心、肝、肺、脾 五行的颜色是:黑、红、绿、白、黄 五行的季节是:冬、夏、春、秋、四季末五月(辰月) 五行对应的情绪是:怒、喜、哀、乐、思 最后,再来说说字体的事。 有人把文字的演变过程总结为象形—草书—楷书—行书四个阶段,这其中就包括了草书写法。 而“草书写法”又被细分为章草、今草和狂草等书体。 我们现在看到的草书的写法实际上来源于唐代书法家欧阳询所著的《九成宫醴泉铭碑》和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公权所写的《玄秘塔碑》,在这两部代表作之外,我们还可以参考汉隶的《曹全碑》和汉代的帛书《周易》。
以上四部作品合称“唐楷四大家”,代表了初唐至晚唐时期汉字书写的风格,其中的笔画、结体和布局无一不像着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唐楷定鼎”。 “五行”——金 在所有字中,“金”这个偏旁部首是最特别的,因为其他的偏旁部首都有相应的繁简字,而“金”这个偏旁却只有它的独体字,没有其它的简化字。因此当人们在讨论繁简字时,“金”这个偏旁是不被考虑在内的。 那么为什么“金”的偏旁这么特别呢?
这是因为在“金”这个字的演变过程中,它的字形发生了倒置,而上部的一竖变成了下面的“竖钩”。这种现象叫做“倒笔”或“倒插”。由于这种变化是在东汉末年出现的,所以又称为“东汉造作”。 除了“东汉造作”的原因造成的倒字,还有另一类倒字,这种现象多出现在行书中,也就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那个字体。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书写时连笔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