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星高照是什么生肖?
“富星”一般指“金星”,古称“太白”“启明”。早上起床时,在东方或东南方天空中可以看到一颗特别明亮的星星,那就是“金星”,又称“启明星”。 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的倾斜,导致在地球上看到的“福星”运行轨迹不是正东、正西方向,而是一个类似直角三角形的移动轨迹。当“福星”由西向东运行至太阳同一侧且位于最高处(相当于直角三角形顶点)时,被称为“升交点”;而当它由西向东运动到太阳的另一侧且位于最低点时,称为“降交点”。
每年的12月13日至次年1月5日,“福星”经过“升交点”附近,此时叫“冬至节”;每年的6月6日至7月6日,“福星”经过“降交点”附近,此节气称“夏至节”。 “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这一天开始,白昼一天比一天长,气温逐渐回升。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古人把冬至当作一个大节日,用隆重而热烈的气氛来迎接它的到来。周代就有“贺冬”之俗,《礼记·月令》中有记载:“孟冬行冬令,则泉水清,冰坚其中,无覆车,无暴风。”意思是立冬之后,天地清明,不会发生水患和狂风。 到了宋代,“冬至”更被定为法定假日,官员放假七天,百姓休息三天。元代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规定“冬至”为大节日,官民放假七日。
旧时,人们非常重视“冬至”,把它视为吉祥、幸运的日子。北方地区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南方地区则有“冬至团圆夜,春节祝福到”之说。 除了“冬至”外,古时还有“立春”“立夏”“立秋”“霜降”等重要的节气。这些节气一方面与现在使用的公历有关,另一方面还参考了“农历”。
农历是以“朔望月”为依据确定的月份,一个月约有29天半。而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划分形成的,每个节气大约间隔半个月。这样,每逢农历的正月、腊月,以及每年的春分、秋分、立春、立冬等节气时,农历和公历的时间非常接近。在这些特殊的日子里,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地面的天气气候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