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字字五行属什么?
申仕最佳答案
“字”是汉字的一个义项,与“文”相对; “字”有单个的意思,即现在的简体字; “字”还有另外的意思,就是“标音(标记读音)”、“识其声形而读之”的汉字,这些汉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没有具体意义的“音符”——现代汉语中,“子”除了指“孩子”外,还有“第三人称代词”“语气词”等用法;而“女”除了表示“女性”这个性别外,还表示“母亲”“女儿”等亲属关系中的称谓;此外“字”还有“命名”“刻印”等意思和用法——也就是说,“字”在古代既可以指单个字,又可以代表一组字,即整个汉字系统——“文字”由此而来。
古书上所说的“六书”,其实是指汉字组成字形结构的六种方式,这六种方式,实际上是造字法和用字法的分类。其中,象形、指事、会意三种属于造字法,而转注、假借属于用字法。 关于这六种方法,以及它们各自的例子,我们可以在《汉书·艺文志》里找到出处: 这里的“象形”是指类似图画的事物形状,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象形字”;“指事”是说一个字由两个笔画来标示事物的形态或事务的性质,这两个笔画像手指一样,指向需要标示的事务;“会意”是说几个汉字拼合起来表示一个新意,比如“信”字,“人”和“言”合在一起就表示“信用”; “转注”是说两个字互为音义,互相注返,从而形成新的文字,这种文字一般只有一个意义,两个字一般是同源字;“假借”是说本来没有这个字的读音和书写形式,只是借用这个字与其他字构成词语或者句子,它所表达的意思也不是这个词原来的意思。
字,读作zì,汉字常用字(此为广义概念,在不同的语体、语境中,“汉字”的涵盖范围都不大一致。此处所指的“汉字”既可作广义亦可作狭义理解,亦可指“汉字符号”),读音为zì(去声字),亦有作方言之读音为zǐ(上声字),其最早出自甲骨文。
在《说文解字》中的释义为:“8划,声符,籀文作‘字’,从子在宀下,子初生,丗丗足也。会意,‘字’为形声字”。其本意为生子,后引申泛指生育,又引申特指人名,“字”是“生子、生育、命名、文字、字词、写字”的意思。扩展义为书法,“字”亦有“一字之师”的引申义。
在文字释名、姓氏等方面,其又有“氏”(shì)字的含义。“氏”字本义指有身份、有名位的人(与平民、奴隶有所区别)的姓,“氏”有“姓”之含义。自秦汉以后,“氏”字不再使用。
“字”本义为生子,因此根据汉字造字法的“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可判断出“字”是会意字(“子初生,丗丗足也。会意”)。而“丗”字(足)的甲骨文字型像人足之形,表义是足下之物,即“足所践履”之物。又由于“字”字的甲骨文写法(金文写法)与“子”字的甲骨文写法颇为相近,故“字”字当亦为形声字。
而“字”字又有“氏”字的含义,“氏”字是形声字。由以上可知“字”字既是形声字(音符为子字,形符为宀字或口字;“氏”字为形声字),又是会意字(兼表字本义及象形字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