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赞助过中国吗?
说一个冷知识,日本的国民保险制度(相当于我国的社保)是来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复原金。
1945年日本战败后,美国的占领政策是要日本废除军备(事实上是废除了全部的自卫队)同时为了维持战后的经济发展,建立了以国民为单位,强制储蓄以备以后养老和医疗的国民年金体系,也就是现在日本著名的“养老金”制度,这个制度的实施使得二战后贫困潦倒的日本在经济的高速增长中老百姓享受到红利,生活状况大幅度提高。
后来到了70年代,经济萧条,养老金出现了巨额赤字,为了扭转这种状况,政府开始大力鼓励生育,同时借鉴美国等国家的经验,引入了商业医疗保险机构来分担政府的负担,逐步形成了目前日本社会福利体制。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老龄化趋势日益显著,又出现了新的问题——老年人越来越多,而年轻的劳动力越来越少,为了鼓励年轻人多生孩子,日本政府又开始调整福利政策,从2003年起,父母只要抚养一个孩子,就可以获得120万日元的奖金;到2006年,这项奖金提高到525万元日元(约合50万元人民币)。
另外,对单亲家庭或者家境困难的家庭,如果生了第二胎,还可以额外申请奖励。 当然这些福利都是基于你缴纳了足够的保费为前提的。 日本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相当完善了,无论是社会保险还是社会救助都有明确的规定。
每个公民自出生之日起就天然具备领取各种保险金的资格,只是数量会根据你的收入情况进行调整而已。 比如,一个普通日本人每月的工资扣除税金、公积金之后大概为40000-50000日元(约合人民币2800元-3500元),那么他或她每个月缴纳的社保费大约为10000日元(约合人民币650元)。
其中60%进入社会保险金,40%进入医疗补助。 他或她在退休之后不仅能领取高额的养老金(约80岁以下的人均月收入约为60~75万日元,80岁以上的人则更高)还能享受各种各样的医疗待遇。如果在退休后去国外旅行,即使回来时护照丢失,也可以通过户籍所在的政府办理补发手续,非常便捷。 而那些没有加入社会保险的人群,如外国人或者低收入人群,可以得到政府发放的高于市场的补贴价格购买医疗保健产品(例如药费,医疗器械费等),以及住院补贴。
在日本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患病后都能得到很好的治疗。 可以说日本现行的这套社会保障制度让每个公民从中获益,同时也让日本这个国家整体受益。
鲍晶优质答主历史上,日本多次对中国施以援手,最早可追溯到中国晋代末期的“五胡闹中原”时期,当时中国南北分裂,中央政权南迁,日本“遣隋使”带来了造船和建筑技术。日本遣唐使制度始于701年《大宝律令》,终于894年日本遣“崔致远”入唐使,使团成员包括质子、留学生、学问僧、画师、雕刻师、建筑技师等。遣唐使人数有大遣、中遣、小遣之分,大遣200至651人,中遣100至173人,小遣50至113人。遣隋、遣唐使达13次。他们返日后,为日本的律令制社会的创立和发展、为日本的“飞鸟”、“奈良”、“平安”文化的发展,尤其是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崔致远15岁随第14批遣唐使赴中国,21岁进士及第,后曾任溧水、扬州等地幕府官员,著有《桂苑笔耕》等。
一、中日甲午战争,日本倾其全国援助北洋海军
甲午战争是中国与日本为争夺朝鲜半岛的控制权发动的一场战役,这场战争对于中日两国来说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但对中国来说是一场反侵略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始于1894年,迄于1895年,它是日本在19世纪末发动的第一次对外大规模扩张战争。关于甲午战争双方的损失,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中国方面的著作一般认为,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损失20万两白银,有12万人战死,还有难以统计的平民死伤数。日本方面的著作则一般认为,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损失1万3千多日元,战死人数2万5400余名。
甲午战争之前,中国和日本的实力差别其实并不是很大。1894-1895年甲午战争打响时,北洋海军拥有1890吨以上的舰船7艘,吨位合计23113吨,舰船37艘,合计28538吨。日本海军拥有1890吨舰船8艘,吨位合计28712吨,舰船24艘,合计45538吨。单从海上战力对比北洋水师不逊于日本海军。
对于这场战争,无论从战争规模、作战样式还是参战士兵素质来看,都称得上是一场现代海上战争。这场战争在中国大陆的辽东半岛和黄海海面进行,至1895年结束。日本陆海军进攻中的主要战斗行动有:仁川登陆、凤麟府战役、平壤战役;黄海海战、一二·九盖马墨东洋海战;鸭绿江战役、金旅(今金石滩、旅顺口)战役和辽东半岛战役。中国北洋海军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进行的这场决战,被日本称为“日本海战”,被认为是日本海军的“海上国运决定战”。
北洋海军是中国近代化国防的象征,北洋海军的创建和兴盛是民族忧患意识和强国梦觉醒的标志,它是中国近代海军的起航标,代表了中国当时造船工业和海战实力的最高水平。北洋海军从1888年12月17日成军到1895年2月6日靖远号被俘为止,其兴衰存在只有短短6年。战争以中国北洋海军全军覆没而告终。
这场战争让日本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仅从损失的战船这一方面来讲,日本海军在战争中损失了4800吨以上的兵舰7艘,这几乎等于日本海军的主力丧失殆尽。但日本全国上下仍上下求索、上下一致,全力支持战争,为此,日本当时全国的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日本举全国之力打这场战争,日本民间捐款捐物,踊跃参军,还出现了许多富商捐船支前的事例,如:大阪商贾田中久重为海军造船厂捐款20万日元,以制造战舰“新笠户丸”号,高岛商社捐造“高岛丸”号;三井物产公司捐造“三合丸”号;高平商会捐造“高平丸”号。
战争期间,日本从中央到地方,从国家到家庭,从政府官员到平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