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邑是哪里?
首先,大邑县位于四川成都平原中部,距成都市中心24公里,距双流国际机场25公里。其次,大邑县历史悠久,早在秦惠王更元十五年(公元前316年)置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建城史;大邑县人文荟萃,古有西汉司马相如、三国蜀汉刘禅、西晋文学家左思,近有现代文学大家郭沫若、老舍、艾芜等;还有著名景点杜甫浣花溪、诸葛武侯祠、唐昌佛光苑和道教圣地青霞山等。
“天府之国”指的就是成都平原。而大邑县正是成都西北边的门户,古蜀王国最早的开国君王蚕丛氏就是源于此地。 古蜀文明的发祥地就在现在的大邑县南部,这里有被誉为“中华文明启蒙之源”的古城堡遗址——宝墩遗址。在后来的五千年里,这些先民在这里建立了古蜀国,并诞生了著名的“五帝”。其中帝喾高辛氏的封地在今大邑县城东南,因此这里也被称为“高辛乡”。
西周时期,大邑属于蜀国地;春秋战国时期属蜀郡;汉武帝初设益州部部,大邑属益州郡辖;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分益州郡设置永昌郡,大邑属永昌郡所辖;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邑随永昌郡归属不断发生变化;隋唐五代十国时期,大邑先属剑南道绵州,后属成都府;宋朝时属成都府路和西路川峡四路之广元路;元朝属四川总管府和陕西行省;明朝设成都府,大邑属成都府管辖;清朝时属四川省成都府,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设大邑县。
现在的城市区划有大邑县,是在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由大邑、安仁两县合并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