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的五行属什么?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从甲骨文来看,最早的五行是属火的,古文的火,下面是四点,上边是光焰的象形,上面的部分类似“一”字为阳气(阳爻)。
上古的甲骨文、金文、篆文中,并没有独立的“火”字存在,如水字、日字、木字等一般汉字那样。甲骨文的“火”字,一般仅用来表示引申的意义,比如:炎、炎、焚、炰、燔、炮等字中都有“火”字。如“炎”字,两个“火”字,就是炎炎烈火的意思;“焚”字,就是烧煮的意思;等等。
甲骨文的“炎”字有三种写法:一是两个“火”字上下排列;二是两个“火”字上下排列,中间有一个东西;三是三个“火”字自下而上逐渐增大,形状类似三足鼎。
关于最早的五行属火的说法,还有一种说法是,五行本来是阴阳家创立的,后来中医、占卜、堪舆、阴阳术数吸收了它的内容,于是就形成了“五材说”、“五气说”、“五运说”、“五方说”、“五常说”等多种说法。
但无论是哪种说法,都离不开这个“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