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岛有多少职业足球?
2015-16赛季有正式注册的冰岛职业球员487人,其中304人在国外联赛效力(包括194名海外归化球员),183人在国内联赛(131人是第一次在国内联赛报名注册)。 这些数据是冰岛国家队领队Björgólfur Einarsson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中说的。 这487人中包括了28名U19国青队员和17名U17国少队员,但不包括临时征召入队的非职业球员(去年欧洲杯就有两名在超市工作的非职业球员被征调进队)。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做出简单的推算: 在2016年夏天,冰岛一共有约39支成年男足队伍参加国内联赛,而U19/17年龄段的国字号球队则分别由37个和27个年龄组的队伍组成——这些数字都是大约的近似值,而且并没有把一些没有成年联赛队伍的地方俱乐部算进去。 那么,我们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于大部分成年男子球队来说,只有不到一半的玩家参加过正规比赛,而有将近四分之一的玩家根本没有参加过任何正规的足球活动! U17/19的数据可能更夸张一点,但基本上道理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明,虽然“全民足球”的口号在媒体上被不断地提及和炒作(还有很多人为此拍案叫绝,觉得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伟大创举啊……)但实际上绝大部分的人连正规足球赛都没踢过几次,他们所谓的“业余足球生活”基本上就是偶尔在家乡小球场跟邻居们随便玩玩而已。 所以如果非要给这个口号打个分的话,我认为只能打零分或负分,因为它完全没有反映出实际的情况。 而事实上,以这种低水准的运动量而言,所谓的“全民参与”根本毫无意义可言;它甚至不能算是真正的“大众体育”——因为绝大多数人都只是随便玩玩,连正规比赛的门槛都摸不着。 我们都知道,中国目前的大众体育发展得最不错的项目应该是乒乓球。但这并不是因为中国的群众水平普遍高到什么地步了,而是因为这项运动不需要太多的场地,也不需要很专业的装备和技术技能就能玩得起来,所以非常符合所谓“全民体育”的要求。 但足球显然是不符合这一要求的——“全民乒乓”听起来好像很美好对吧?但是实际上呢,即便是在中国普及率仅次于排球的球类里,真正经常去打球的人也不会超过一成。更何况是像冰岛这样,足球的普及率还比不上其他很多亚洲国家的国家。 “全民”这个词本来就很暧昧,它的内涵和外延都非常模糊。 如果真的要搞什么“全民体育”的话,首先就要搞清楚到底什么叫作“民”。 我认为,判断一个国家是否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体育”的标准不是看它有多少人在玩某个项目,而是要看有多少人具备进行专业训练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你哪怕不专门花时间、花钱来练习,你也依旧能跟上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