佣五行是什么?
这个问题我十年前想了很久,现在可以答了。 我的想法是“佣”字是一个“用”字型结构。这个结构中的第一个字表示“使用”的意思,第二个字表示“人力+财物”的意思(因为古人说“故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有度,无求于外)。 所以一个“佣”字的含义就是“使用人工和财物的能力”,引申出去就可以理解为“经济”、“商业”之类的,所以商人是“从事工商之业的人”,而“佣”则是指“有雇佣劳动和资本”。 用现在的语言来说明古代的这个“佣”字就是一个中性词,指代所有依靠给予他人人力与财物来获得利益的行为。 因此我们可以说成吉思汗“佣兵百万”去攻打花剌子模,但如果说成吉思汗“佣兵百万”去攻打金国就错得离谱了——成吉思汗自己就是草原上的雄狮,他不需要“佣兵”!
当然,如果给成吉思汗配上几个骑射手的话,那倒是可以“佣兵”了。 我们再看《三国志》中裴松之注里裴松之用了一个什么词形容孙吴的“军资”:“虽军势甚盛,士卒精锐,无劳远斗,但用游兵掠虏而已,取资用转输,日费五千。” 这个“转输”用的真是妙啊!孙权把东南一带收刮的财物都运往前线,这实际上就是用孙吴的人力与物资去换取蜀汉的人力与物资——“转输”,真是一本万利啊,孙吴就依靠这种“转输”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这和现代的商业模式有什么区别吗?没有,这就是“商业”嘛! 我把这条翻译成现代人都能理解的话: “成吉思汗率领着拥有百万‘雇佣兵’的军队,准备征服花剌子模。” “孙权率领着拥有数百万‘雇佣兵’的军队,准备征服蜀汉。” 事实上,古罗马也是这样。我们读凯撒大帝的战争回忆录的时候就会发现,他带兵打仗往往不抢钱不抢粮,专门抢黄金和宝石,因为他打仗的目的不是为了占领更多领土,而是为了让罗马可以获得更多“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