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的五行是什么?
“楷”这个字在汉代许慎《说文》里有解释,即“楷,木也;”“楷”就是树木中的标杆。所以部首应为“木”。 古文字中“楷”与“材”相通,如明器、棺椁,皆用“楷”表示。后来,“材”专指木头,而“楷”则用来表写字用的纸、笔及字体结构等因素。
“楷”字为会意兼形声字,金文由“木”和“角”两部分组成,表示做字要用木材,又因字体有方正之形的,所以角是形旁,木是声旁。小篆将金文的“角”换为“艹”,隶书继而将“屮”写成“木”,楷书进而定型为如今统一的“木”。 “楷”字现在的读音是jiā(加),在古代还有kǎi、qià等读音,分别对应不同的字形。比如《礼记.檀弓下》中有“幼名,冠曰字”,其中“字”字古文作“㓊”,今文作“字”,音qìa;又如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有“遭峻祸,亡命奔罪于荒裔”句,“亡命”的古文作“䢽”,音kuáng,“荒裔”的“裔”古文作“迆”,音y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