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藏富于民?
1.减少税收; 2.增加个人和企业可支配收入(财政转移支付,增加对中低收入者的补贴); 3.降低政府公共支出负担(比如减少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数量及工资水平); 4.减少政府投资,增加民间消费和投资。
其实就是要降低政府的财政透支潜力。现在中国经济的问题就是靠政府大手笔投资来撑场面,但是政府财政收入增速远远不及支出的增速,所以就只能靠透支未来的财力来维持当前的开支。这样虽然能缓解当下的压力,但是却为未来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危机。
我们现在的很多所谓支出都是没有收益或者收益很小甚至亏本的,比如建高速公路和高铁,比如基础建设。这些项目的本质是政府通过举债把本世纪乃至下个世纪的钱借到现在花,然后加息让纳税人来还。这种做法是典型的以债务换增长。 现在很多人都在骂房地产商,说他们要挟政府涨价,其实房地产商只不过是被官僚体制裹挟的悲剧一方罢了。因为土地审批权在地方政府手里,你想建房就得从他们手里买地,而他们手里的地基本都是用来造房子的,所以你只能跟他们商量要不要房子了(当然这里面还有户籍制度等配套政策限制)。
说白了房地产商的诉求其实就是跟政府谈条件的,你条件放得低我就多造点房子,你条件放得高我也就少造点房子。反正无论如何这盘棋是政府下的棋,房地产商不过是被利用的工具而已。 其实现在政府应该做的是减少开支,尤其是那些没有实质收入的面子工程要多减一点。同时降低企业和个人的税收负担。这样既解决了当前的困境又可以为未来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