缟字五行属什么?
“缟”字的五行属性为“火”,这源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关于“缟”字的解释。 段玉裁注云:“凡白细布曰缟。”即指白色的粗布。又引东汉班固《东观汉记·明帝纪》中所载诏书: “轻绡、纨、縠、绫、绂、絺、紵,皆细葛也;粗葛乃纻、纻麻,其精者为缟,粗者为绤。” 可知在古代,用细葛布制成的称为“缟”,而用粗葛布制成的称为“绤”。
南宋著名学者朱熹在注释《论语·子罕》中的“缟冠”二字时,也持这种观点,他在《论语集注》中说: “素纱曰缟。谓未染色的细绢也。” 在古代的丝织物中,“帛”是一种质地比较厚重的丝织品,而“绡”则是从丝绸中挑出的单丝。 与“缟”和“绡”相对的,是“锦”))。古书对“锦”的解释是:“五色锦绣。”“锦”是用彩色线缝制的绸缎,比“缟”厚实一些。
此外还有“绵”,指颜色呈深褐色的绸缎。《诗经》中有: “诒我绣锦”(《周颂·载芟》),即指此物。 以上所说的这些丝织品都是天然纤维或者人工编织而成的平纹结构的纺织品。
然而有一种平纹结构的纺织品很特殊,它的原料是蚕丝,但却不是由手工编织而成,而是在缫丝过程中形成的织物。因为是在缫丝工序完成的,所以这种织物有一个专门的名称——“绉”。
由于“绉”具有柔软的特性,且易于折叠,所以常被用来做衣裙的下摆和袖口。宋人刘克庄在《咏衣皱》中写道: “轻绡类薄罗,不著缕痕。”说的就是这种薄薄的丝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