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不提足球?
在中国,足球是一项特殊的运动 特殊在于,喜欢足球这件事情本身是不被支持的——至少是不被官方认可的,因此你无法像其他体育运动那样因为爱好而从事相关训练、竞赛等工作;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喜爱足球的人只能投身于这项“危险的运动”中,享受它带来的所有乐趣和痛苦。
小时候我接触足球比较晚,上初一才加入学校队,之前对足球的了解仅限于世界杯、欧冠等赛事以及中超联赛,但自从自己亲身参与到这项运动中后,我被完全吸引了,每天和同学一起踢球、看比赛录像、交流技术,甚至在考试后也讨论的不亦乐乎,那段时间几乎占据了所有闲暇时间,以至于功课都落下很多。虽然当时年龄小(14岁),但对足球的理解却已经超越了很多大人。
后来因为身体发育和训练量增加,加上学习繁忙,渐渐就失去了兴趣,开始远离足球。不过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大学,期间虽然有关注世界杯、欧冠等赛事,但在我心中已没有当初那种感觉,只不过是随便看看罢了。
大学后机缘巧合之下我又开始了新的足球之旅,不过这次是五人制足球,并且加入了学校校友会和市足球协会,由此认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并共同展开了大量的活动。虽然因为种种原因,球队在比赛中并没有取得太多胜利,但是大家乐在其中并享受着每进球一分的喜悦。 毕业后由于工作缘故,大家分散各地,五人制足球也渐渐淡出我的生活,不过每当有假期的时候我都会回到当初那段时光的地方,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继续我们的五人制足球梦。所以你说中国为什么不多搞点这样的活动呢?
首先是社会体制,大家都有所了解的,西方国家的孩子在他们小的时候,父母和大人都不太干预孩子玩什么,只要不做什么违法乱纪的事,一般他们做什么都是很随心所欲,甚至你很难了解他在想什么。而在中国孩子小的时候,几乎都被大人们管的很死,做什么事情都要经过父母或大人的首肯,这一点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足够的机会接触足球,所以对足球的兴趣也就不是那么浓厚。即使有的孩子喜欢踢足球了,也会被大人制止,他们觉得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学习上面,因为学好文化课,长大后能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比什么都重要。而西方国家不会这样想,孩子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所以很多西方国家的孩子接触足球比中国孩子接触足球要早很多,而且他们对足球的兴趣会更浓厚,也更容易产生对足球的天赋。
其次是社会环境,其实这个和体制上是差不多的,只不过延伸了一点,比如西方国家对喜欢足球的孩子,会鼓励他们继续玩下去,甚至还会找专业的教练对他们进行指导,而在中国孩子玩足球,大人们都是不怎么支持的,更不用说找专业的教练来指导了,这样也造成了中西方国家小孩对足球的热爱程度。
最重要的还是国家重视程度,众所周知中国国家非常重视乒乓球运动,所以在这方面就会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培养出很多的世界冠军,而对足球的态度,就是可以不优秀,但也不能太差了,所以在资金待遇方面也会给,但是和乒乓球相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而在西方国家,足球就相当于中国的乒乓球,受到国家和全民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