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收款项包括哪些?
应收款项,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债权,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和存货跌价准备。 其中, 1.应收账款是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债权;
2.应收票据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它包含商业汇票和银行汇票两种;
3.存货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产品、发出商品等,企业应当合理预计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准确核算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差额,并确定相应的处置方法,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会计准则中关于应收款项的确认条件
(一)满足下列任一条件的,企业就应该确认为资产:
1.该应收款项包含了经济利益或者未来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2.该应收款项很可能(大于50%的概率)导致企业产生经济利益或者未来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二)同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企业就该事项确认为负债:
1.该项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大于50%的概率)导致经济利益或者未来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2.该项义务的报酬已经明确具体规定。
企业应收款项包括下列各种应收款项: 1.应收款项是企业收取款项的权利,一般包括:应收的租金收入、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以及应收的的各种垫付款项等。 2.其他应收款的期末余额应根据“其他应收款”账户的期末余额填列。企业在核算其他应收款业务时,也应按其他应收款的各个项目设置明细账,并按各个不同的债务人名称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因此,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应收款项目,应根据其他应收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之和填列,如有关明细科目出现贷方余额,应作为其他应付款在报表中反映。其他应收款往往与企业的非正常经营所需的资金周转相关联,发生数额过大可能引发问题,应当注意。
3.预付账款不多的企业,也可以不设置“预付账款”科目,而直接通过“应付账款”科目核算。企业预付的款项,实际也是企业的一项资产,因此,预付账款应通过“预付账款”账户进行核算,企业发生预付账款业务时应设置“预付账款”账户。在资产负债表中,预付账款应根据所属明细账户的余额分析填列。“预付账款”明细账户余额在贷方的应作为“应付账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