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属什么和缺什么?
这个问题有点久远了,不过没关系,今天刚好有时间就写份长一点的解答。 首先,五行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构成天地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即金、木、水、火、土。《尚书·洪范》对五行的描述是:“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这种观念后来被引入中医理论中,认为人秉天地之气生,聚五行之精而成,所以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有其对应五行之处,且五脏之中又有阴阳五行之分,如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而三焦也有阴阳之分,上焦如灯芯之火,中焦似炉中之炭,下焦比石油还黑。
人体内外上下都受着五行之气的影响与约束。 那么人的出生时间与五行有何关系呢?这就要提到八字了。 所谓八字,就是指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所对应的天干地支。
例如1986年腊月廿九辰时出生的人,他的八字就是丙寅戊寅甲子戊辰(时辰的确定可以根据生时的农历节气推算而得)。
古人根据天干地支的组合,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刻对应一个干支。这样一天之内就有了十二位当值神,分别是子时戊子、丑时己丑、寅时庚寅、卯时辛卯、辰时壬辰、巳时癸巳、午时甲午、未时乙未、申时丙申、酉时丁酉、戌时戊戌、亥时己亥。 古人用天干地支来表示日期,实际上也就是以天干地支来纪年、纪月、纪日、计时。
我国古代的历法很复杂,除了通常的农历外,还有闰月、闰日等设置。因此用公历计算月出生很难准确反映在农历日期上的具体位置。为了更精确地运用五行规律来指导治病、养生、择日等方面,就需要把生日转化为八字,而不能简单依据农历生日。 转化的方式就是用干支表示的生日对应的“真太阳时”减去240(因为一年有365.2425天,而每一节气有15个小时,每两节气之间共有四个节气,每一个节气的时间都是15小时)。得到的数字就是个人的“真太阳时”,用这个真太阳时再换算成五行就可以了。
下面我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如何找到个人的真太阳时。 一个出生在甲子日的乙未时(即1984年10月17日下午一点至三点之间)的人,查询万年历得知那天是寒露节后第8天,为阴历九月二十四,那么他的“真太阳时”就是10月17日15时至17时之间的太阳时。 用手机软件可以很方便得到这个结果——
还有一个出生在甲午月的辛丑日的人,查万年历可知该日处于小暑与大暑期间,按照上半年取夏至后的第一个星期作为分界点,下半年取立冬后的第一个星期作为分界点,则此人所在的月份属于下半年,故采用立冬后第一个星期加30天的方法得出该月的“真太阳时”为6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