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可以查几天?
从1979年开始记录天气的数据,最早的气象数据来源于1964年在北京建立的地球大气物理观测站(北京西郊气象站)。 我国目前拥有全球最完整的气象监测资料库——中国气象数据库,可以查阅近40年的气象资料;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还建立了国内唯一的气候再分析数据库,基于已有的气象观测资料、再分析数据和计算机的高速运算能力,可以重现历史上的气候变化。 有需要的话可以去下载。地址:http://cdc.cma.gov.cn/climatalert_e.jsp 不过这些资料都要去正规网站下载,并且要进行简单的格式转换才能使用。以一天为例简单介绍如何操作:
第一步:找到并打开“气象资料”网页链接 第二步:进入页面后,输入想要查询的地点及日期 第三步:查看详细信息 在详细的资料中还有更详细的数据可供参考。在搜索框里输入想查询的城市和日期,就可以看到具体的历史气温、降水等数值以及逐日预报。 除了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的网站以外,一些地方也开通了网上查询当地历史气象资料的通道。如上海市气象局就提供了上海地区(含郊区)气象史料数据库的在线调查服务,可查询1855年至今的各种气象资料,包括暴雨、高温、低温、寒潮等恶劣天气的事件经过和影响范围。
朱州优质答主一般准确的为3天,5天到7天的天气变化比较准确。天气预报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高科技,因为它涉及到的初始条件太多了,比如一个山头和山头另一边初始温度就不一样,这样变化出来的天气就不一样。
一说起天气预报的准确率问题,首先要明白一个观点就是,气象部门发布气象信息是有法律保障的。我们国家有《气象法》在第八条就有规定,气象预报向社会统一发布,就表明这个气象信息是具有法律效应的,你要说准确率低,不准确,你也要在气象法规定的范围内来理解这个问题。如果非要用百分之多少来要求它,那恐怕连医学上的心电图、透视、CT什么的都不准确了。
当然天气预报有时和人们所说的气象信息有区别,气象信息主要指一些广告天气预报。广告天气预报是通过一些技术手段从气象部门获取的气象信息,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包装后发布的,并没有法定效力,可以适当夸张和包装来获取商业利润,这是允许的。
天气预报中,准确度较高的是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比如预报,最高温度是34摄氏度,实际上白天最高温度是35摄氏度,气象上认为这个预报是准确的;如果预报34摄氏度,实际上只有31摄氏度,这个预报有偏差。从这个角度来说,公众觉得温度的预报都比较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