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五行属什么意思?
“纺”这个字属木,因为“糸”部属于木工的范畴(《说文解字·木部》:“木工。凡工之属皆从木。”)而木属性本身就是阳木,所以整体的“纺”也是阳木。 “纺”的本义就是织布的过程,而古代织布主要是靠手摇织机(参见《汉语大字典》850页“纺”字第一条释义),所以“纺织”的“纺”就引申出“编织”“做衣服”等含义。 古书上还有个词语叫“寒纺”。何谓“寒纺”呢? 《列朝诗集小传》记载:“(陈继儒)既归,买田终南山下,筑室以居,名曰寒纺云。”又记:“(张岱)少好学,喜歌舞,精音律,制茗饮,自仿寒纺。”
这里用“寒纺”来形容居室或自己的名字,可见这种居室是极为幽静雅致的。 为什么用“寒纺”比喻居所呢? 根据上面所引《列朝诗集小传》可知,“寒纺”其实就是“荒葑”的谐音。而“荒葑”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荒葑”这个词是指荒废的田间水泽里生长的草木,也就是现在常说的“水草”。 那么,“荒葑”这个词为什么要加个“寒”字呢? 这是因为“荒”在《广韵》中归属去声十四旱组,而“寒”在这个组的入声字中是最末一个,所以用“寒”来表示“荒”的意思。 由此也可以看出,古人造字是非常严密的。
以上只是对“纺”字的字形、字义进行了简单的考证。再来看看它现在的使用情况吧! 我曾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查到“纺”有七个词条,而在《汉语大字典》中则查到十个词条。这两个大型的字典,收录的词条相差不大,都包含了“纺”的所有基本意思。其中有两个意义很特殊的词条没有收进《现汉》,而这两个词语就是“纺锤”和“纺车”。 关于“纺锤”和“纺车”还有个小故事。 “纺”原本只有织布的意思,后来人们发现野外的草能编织成席子,而海洋里的海藻也能织席子,于是才造出了“纺”字。 但人们不知道的是,有些植物本来是不能用来织物的。比如有的草茎虽然可以搓成线,但是不能用来织布;还有的叶子虽然可以做成纤维,但是织成的布十分粗糙。 直到有了“纺锤”和“纺车”,这种情况才得到改变。 因为“纺锤”和“纺车”可以脱去外层的纤维,使得那些本来只能搓捻成线的草,可以通过它们变成丝线;使本来就柔软的纤毛更容易梳理,让植物的纤维变得更整齐,从而更适宜纺织。
所以从这方面来看,“纺锤”和“纺车”的出现,是对纺织品生产的一次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