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都是什么人投资?
目前,国内个人可以参与的投资产品大致可以分为几类,分别是银行存款、理财、基金、股票、期货等,此外还有外汇和数字货币。 当然,这些投资品种各有所好,有的保本,有的有风险;有的是被动型产品,收益固定,有的则主动进取收益有波动……那么,这些投资的主体到底是谁呢? 根据2017年中金所发布的CITI-ZEN Report《中国高净值人群财富白皮书》显示,中国境内个人可投资收益主要被4个群体获取。 首先是无金融资产或少量金融资产的“无资产者”,这一类人群虽然数量最多,但是资产量最小(低于50万元),他们的出现主要是因为现在一些理财产品门槛极低,像余额宝之类的货币基金购买起步就是1元,所以即便你只有几百元的闲置资金也能进行投资。但这一部分人的交易活跃度最高,因为他们对于风险和收益的承受能力最低。
其次是有一定金融资产的“小资产者”,这一类人群中资产在50万—500万元之间,他们对于风险的承受力高于上一群体,因此获得的收益也更高。同时他们也是交易最活跃的一群人。 第三是拥有大量金融资产的“大资产者”,这群人中资产在500万元以上,他们除了投资渠道多以外,还因为对市场很有研究而善于把握机会,往往能获得比其他群体更高的收益。 最后是拥有巨额金融资产的“超级富豪”,虽说这个群体的资产规模很大,但是相对于前面的几个群体而言,他/她们是少数,并且由于自身已经拥有很强的投资能力,所以往往不会主动寻求改变,更多时候是被动接受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