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天河路在哪?

暨舒安暨舒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来说,在天河中路,不是北路! 以前叫“田南寺”,是因为旁边有寺庙叫田南寺。 我来具体说说这个路段:这是成都市中心一条很普通的街道,但是它的来历却一点都不普通。 这个路段应该分为三部分,从北到南依次是: 北边(大概范围)是原来的成都纺织印染厂,这里曾经有一个大池子,所以这里有“印染小区”和“池湾街”的称呼; 中部(大概范围)原来是一大片农地,附近有一个叫“万福村”的地方(现在已经改成了“万兴街”),因此这一段被称为“万福村”或者“万富巷”; 南面(大概范围)就是现在的“锦里西路”了。

再往下细说: 这三段的来历是这样的—— 成都有三个著名的庙子:文殊院、杜甫草堂、武侯祠。这三个地方都是旅游圣地。 但是历史上,在唐朝和宋朝的时候,在成都城北还另有两个著名道观:青羊宫和万寿宫。这两个道观后来都废了,但是名字留下了——“青羊区”“万寿路”就是这么来的。

再往早了说,汉朝蜀郡太守李冰修建了成都的护城河(也就是后来的“锦江”),并在两岸种满了杨柳。他老婆当时住在北岸,为了纪念她,人们在河边修了一座“浣花溪馆”。这条河呢,因为夹岸种杨柳,所以被称为“杨柳河”。后来河改了道,这河叫做“杨柳井河”。

再说到这座寺庙—— 东汉永初五年(公元111年),汉安帝率领群臣来到现在的大邑安仁镇祭祀刘备陵墓,结果下雨了,皇帝就下榻在此寺中。第二天早晨,群臣看到雨停云开,阳光普照,于是奏请天子赐名,此寺得名“甘泉寺”。 那么重点来了——这座寺庙所在的区域本来属于万福村,可是到了南宋末年,朝廷在这里设立了“御香院”。

什么叫“御香院”呢?指的就是专门烧香的部门,由皇家控制,用于祭天祭祀等用途。由于用度巨大,这些香料需要从外地进口。因为产地问题,价格波动很大。比如印度产的“熏陆香”价格就非常划算,于是大量进口。 这种香要用瓦罐密封起来埋在地下,定期烘烤,确保质量。因为这个工艺过程很像中药煎药的过程,所以这个地方被称为“煎酒炉”。

后来,这个地方又改建了府库,用来存放各种贡品----比如四川所产的丝绸,以及来自各地的奇珍异宝、土特产品等等。因为东西多,地方又大,所以这里又叫“大府库房”。 时间一直到现在,这片区域还是叫“大府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