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儿童怎么带?
1.多鼓励,少赞美 很多家长都会无意识地称赞宝宝,如“宝宝真棒”“宝宝最聪明了”等,但6岁以下的孩子还不能完全理解这些话的意思,一旦孩子失败了或者做不出父母期望的事情时,会认为自己本来就很笨,会产生负面心理;而鼓励就不同了,鼓励是对具体事情的认可和肯定,如“宝贝,你很努力嘛!”“宝贝,你刚才的做法很对,继续加油哦!”这样能让孩子清楚意识到父母是认同自己努力的,而不是天生聪慧的。
2.多引导,少命令 很多家长在孩子小时候总是习惯性地给孩子下命令:“去把鞋子穿上”“快点把碗洗了”“乖乖把电视关了”等等,其实,这样会剥夺孩子自己做的机会。如果父母能多用一些引导性语言,效果就会大不一样,比如“你可以帮忙把鞋子拿到妈妈这里来吗?”“你能帮妈妈把碗筷拿到厨房吗?”“你把电视机关了,然后过来和妈妈一起看书好吗?”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独立的能力,还能拉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3.多理解,少挑剔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多理解孩子的行为,多想想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出现这种行为。比如孩子吃饭时不停地玩,不肯吃饭,那么是不是爸爸妈妈之前一直在饭桌上批评孩子呢?是不是孩子觉得自己不管怎么吃都不对,所以故意做出这种不吃了的样子来告诉爸妈自己不喜欢?此时,家长就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了。还要记住,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行为模式,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所以不要老是觉得别人的孩子如何好,自家的孩子如何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