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糊有什么作用?
“花椒”是植物界中一个独特的存在,它是芸香科植物花椒的果穗,是我国特有的香料药材之一,有着非常悠久的食用历史。据相关文献记载,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人们就将野生花椒用来调味了;而在战国时期《诗经》中有“有椒其馨”的诗句,说的就是人们用花椒做香料的事。 椒字在古代写作“椒”或“椒椒”,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以及战国文字和古文字。从字形来看它的本义并不是指花椒而是指一种香草,后来才引申出花椒的意思来。
东汉文学家王逸在注解屈原的《离骚》时也曾讲到“椒,香草也……《礼记》谓之‘苴’。”可见古时人们是把花椒当香草使用的。那么为什么现在的汉语大字典会将“椒”的字形定义为花椒呢?这是因为在现代汉字体系中“椒”所表示的含义已经固化到指花椒这一种植物了。事实上,现代的植物分类学已经证明,古代所说的“椒”其实包括现在我们所说的“花椒”“青花椒”“红花椒”等等,它们都属于芸香科植物,而且都具有浓郁的芳香气味、刺激性的味觉和杀虫杀菌的特性,因此都被古人拿来做香料或药用的原料。
除了作为香料之外,花椒还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食材。早在东汉时期的《蜀本草》中就记载着花椒可入药,称它“味辛,温,无毒”……“主散风寒,治恶气,去胃中热气……”唐代孟诜的《食疗本草》中也有记载,说花椒能“开胃,消痰,降火……”清代张璐的《 本草经解》中则详细阐述了花椒的药理作用,他写道:“花椒,大热,无毒。主明目,去翳膜,杀虫解毒……散风寒,治齿痛。”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吃的辣椒其实是属于胡椒科植物。二者的区别,简单说就是:辣椒个头小,花序为圆锥状且较松散,果实多为红色;而胡椒个头较大,花序为伞形且较为紧密,果实颜色呈黑褐色。虽然两者有很多不同之处,但却都含有致辣的成分——辣椒素和胡椒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