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省部共建大学?
国家教育部为支持国家和地区建设有地方学科特色和行业特色的重点院校而实施的一种共建模式。教育部与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就提高地方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层次,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共建高校由国家和区域(以省、市、区为主)共同建设,即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共建直属高校,或者教育部和地方政府共建以某高校为基础的大学等。对这类高校,学校所在省、市、自治区一般会对学校给予一定的支持,并参与学校发展规划、重大建设项目的制定和实施,使这些高校成为区域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省部共建大学,是相对于中央部委直属高校而言的,由国家某部委和某省(市)共建,但是以某省(市)为主重点建设的大学,也即是,由教育部和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政府共同建设的高校。省部共建本质上是由教育部所属学校转为地方政府所属高校的过程,这种转换采取的是"省部共建"的过渡性形式,并不是国家在政策上鼓励各高校转制,而是针对当时一些教育部直属高校生源和办学遇到困难的实际情况,采取的特殊措施。
教育部所属高校转由地方政府所属是客观的趋势,中央政府不可能直接集中管理那么多高校。通过"省部共建"的形式,使地方政府承担起直接管理高校的责任,这有利于教育管理权力落实,使高校获得更大的办学自主权,也使教育更好地适应该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教育部将一些高校纳入省部共建高校,在政策上给予适当扶持,有利于推动这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