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格纳在哪个球队?
拜罗伊特歌剧院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拜罗伊特市内,是19世纪德国音乐家理查德·瓦格纳专门为自己创作的歌剧而修建的歌剧院,该剧场落成后一直是上演瓦格纳四部曲《尼伯龙根指环》的最主要舞台。
该剧场的兴建源于瓦格纳自己举办“音乐节”的需要。在19世纪中叶,欧洲歌剧界被意大利歌剧所统治,德国本土歌剧很少有上演的机会。瓦格纳因为得罪了德国许多权贵,无法在德国各大城市上演自己的歌剧,而把目光转到了当时还是独立国家的巴伐利亚。他在巴伐利亚王储路德维希二世(绰号“天鹅王子”、尤其热爱艺术和文学)的资助下在巴伐利亚的拜罗伊特市修建了这座歌剧院。1870年至1876年之间,瓦格纳亲自参加了剧场的设计和建造,这座剧场在1876年首演了他的不朽巨著--《尼伯龙根指环》。
和欧洲其他歌剧院不同,拜罗伊特歌剧院历史上没有固定的剧团和乐团,所有剧目的创作和排练都是专门为了在此“音乐节”上演出而组织的。这种演出形式后来发展成为欧洲各国普遍流行的“艺术节”形式,如法国的“巴黎艺术节”、奥地利的“萨尔茨堡艺术节”等,和国内的“上海之春艺术节”形式也基本类似。
拜罗伊特歌剧院的建筑特点和内部装饰完全体现了瓦格纳本人的“戏剧美学”。他要求剧场要尽可能地“黑暗”,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于舞台之上,所以拜罗伊特歌剧院的乐池和池座、楼座的前缘都采用了下沉式设计,乐池更深,楼座前缘也低于池座,这样的设计保证了乐声在剧场中的均匀分布。在内部装饰上,所有墙面和天花板都采用了“全包式”设计,所有立柱和缝隙都被木板和幕布所覆盖(甚至连天花板上的暖气片都遮住了),并且在舞台和楼座上设置了双层甚至三层帷幕。这种做法除了使剧场内部更加“黑暗”外,也是为了使舞台的扩声能够更为集中并且音色更显深沉浑厚。此外,在“音乐节”上演期间,剧院的观众席和乐池都为纯黑色,但在其他时间,如音乐节排练期间,乐池仍为天然的木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