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属五行什么颜色好?
五行的颜色,其实没有固定哪个是生哪个的。 五行相生即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五行相克即火克金、金克木、水克火、木克土、土克水。 可见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克制关系和制约关系。这种相生相克的规律,也体现于五行所支配的颜色上。
一般将五行分为五大类,每一类对应五种颜色。这样,在传统中国色彩文化中,就形成了“五行五色”的说法,并衍生出许多关于颜色的讲究和习俗。 在古代,人们用五行来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如五行的木生火,就用来解释木材得到火能而燃烧起来的自然现象。所以后世就用这五行去推衍世间万物,乃至人事,都可用五行来进行解释。 五行中的颜色,也是如此。 古人用五行色来解释自然界五彩缤纷的各种颜色。
《礼记·檀弓》云:“五色令人目盲。”这里所说的五色,与五行中的颜色是有区别的,是指现今生活中所常见的五颜六色。可见,五色比五行色彩更为丰富。 五颜六色,令人眼花缭乱,过度追求绚烂之色,对于人的眼睛伤害极大。所以古人提倡用色要节制,“巧配颜色,慎别妆饰”(《后汉书·五行志》)。
那么在生活中应该怎样使用这些带有五行属性的颜色呢? 五行学说的建立者董仲舒认为,人们在选择色彩时,应遵循阴阳五行相生的顺序,即青、赤、黄、白、黑,以白色为首选。因为他认为:金色白,其德至阳,五行莫盛于此。 而东汉人王充则提出了相反的主张。他在《论衡·言毒篇》中说: “夫色有犯邪而致疾者……赤褐之人,面多热风;青黑之人,面多风痉;黄皙之人,面多风瘙。”
他根据人们的皮肤颜色,推测出不同肤色的人,适宜穿着不同的颜色,即“赤褐”之人,宜着青色;“青黑”之人,宜着黄色;“黄皙”之人,宜着红色。 所以后来的人们在运用五行学说选择生活用品时,一直存在两种完全相左的意见。一种是以董仲舒为代表的主张“以白为主”说;另一种则是王充所倡导的“依色而定”说。
时至今日,我们已不需要再遵循五行学说来安排自己的生活。但中国传统文化留下的这些宝贵财富,却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正如《周易》中所云的: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凝命,妙极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