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瓜多尔中国水电项目?
不才正身处厄国,准备参与基多古城的修复工作。这个项目是中国人投资的,具体施工和运营都是由中国企业操作。由于当地劳工法律严格,所以这些建筑工人都是来自柬埔寨的移民。 在和这些工人的交流中听到不少关于他们过去的故事。有来自柬埔寨首都金边的,也有来自暹粒省的吴哥遗址的(即著名的柬埔寨暹粒吴哥窟)。 据他们的描述,在来到这个中南美洲的国家前,他们原本的生活条件相当凄惨,生活状态用当地话来说比“坐在马桶上吃饭”还要悲惨。
首先他们当中不少人是文盲或半文盲,甚至不会说自己的母语柬埔寨语,只会简单的英语和汉语拼音。因为不会书写,所以回忆过往只能用支离破碎的语言描述那些让他们痛苦或者欢乐的场景。 他们是被雇佣的,而工作的内容就是开挖基多古城的遗址。
为了便于管理,他们的身份证件上都会有一个号码,而这个号码其实就是他们所在的工程地点。比如我的证件上的地址就是“B2/10”,这意味着我是由一个编号为“B2”的项目中被编号为“10”的建筑队管理的。 而现在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就是在基多古城的遗址上进行挖掘,并把挖掘出来的东西运送到港口。然后在中国人的工地上,把这些物品重新整理一遍,把能够复原的东西进行复原,不能复原的物品就统一消毒后焚烧处理。
对于他们而言,在异国他乡从事自己曾经从未接触过的行业,不仅收入不菲而且能学到很多东西——虽然这些东西往往是他们本来就没见过也没听过的。 比如在工期内每周两天假期的他们常常利用这些时间学习电脑知识,因为所有的工资结算都和电脑网络相连,学会使用电脑不仅能更快捷地收到工资而且还能够在闲暇时在网上聊天、看电影等。
而在课余他们还会学习当地的语言——西班牙语,因为要在这里长期生活下去必然需要掌握该国的官方语言。而学西班牙语的老师就是他们自己聘请的,是一位刚从波哥大毕业的哥伦比亚姑娘,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所以就来到了这里教授语言。 除了学习文化知识外,中国工人还经常组织各种体育比赛,比如足球篮球排球等,而擅长武术的中国工人也经常展示中国功夫,传授给那些有兴趣的学员。
总之,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远远不是我们想象中那种整天闷头干活的形象。 Ps:对了,据说他们的工资是当地正规务工者工资的5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