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何看待中国的未来?
中国未来的发展有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人口红利,一个是产业转型。 首先,人口红利。中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劳动人口。同时由于人口结构的原因,每年有数千万的失业和待业人口进入劳动力市场,从而形成人口红利——廉价的劳动力供给。正是得益于人口红利的存在,中国才能在国际金融危机之下成为全球唯一GDP正增长的大国。尽管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死亡率不断上升导致老龄化加剧,但他们的人口生育率远低于发展中国家,所以即便没有人口红利他们也一样要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并因此而付出高昂的代价(比如说美国的最低工资已经上升到每小时15美元,欧盟的最低工资标准高达2000欧元/月)。而中国可以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来降低居民生育顾虑,继续充分发掘人口红利。只要国际经贸环境依然恶劣,我国外贸出口仍然受到遏制,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依然存在,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就不必过于依赖刺激手段,而应更多关注于改革、开放和创新。改革开放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其核心就是激发人的创造力。如何发挥人力资源优势,让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潜能、实现价值,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其次,工业转型。发达国家在经历了工业化之后步入后工业化时代,服务业成为了经济的主力。而中国恰恰相反,在农业现代化还没有完全实现的当下进入了后工业时代,重化工业尤其是钢铁、石化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需要转型的地方很多。因此如何促进产业转型,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是我们的第二个关键点。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正在改变着每一个行业,只要我们善于利用新技术、新理念,就可以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