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季后赛能换外援吗?
这个事吧,有点复杂... 首先,CBA的外援政策是和NBA接轨的(这也是中国篮球和NBA最像的地方): 一个赛季里,每支球队最多可以注册两位外援。在非常规赛期间(春秋常规赛前20轮左右以及全明星周末),一位外援因为伤病等等原因不能打的时候,球队可以报名另一位预备外援顶替他。这样一支球队可以拥有两名外援,但最多只上场一名外援。
第二,CBA的外援政策又和CBA的球队实力挂钩。目前CBA实行的是2.0版的外援政策,要求参赛的外籍球员必须身高190cm以上,且个人场均得分高于35分的“强有力证据”才能注册为外籍球员。简单地说就是高富帅才有可能被允许打CBA联赛——当然那些有CBA参赛经验的外援即使实力不够强大也不会被放行了。 在这一规则之下,大部分的外援都是高富帅们,比如马布里、哈里斯这样的NBA落选秀或发展联盟球员根本不可能打进CBA。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中国篮球的水平。
第三,CBA的外援使用政策很有中国特色。根据规定,常规赛期间主队对客队只能连续让外援上场8分钟(其中有一场不计入该限制时间);到了季后赛,四分之一决赛和半决赛各场时间不限,但每一场比赛最多只能上一名外援。 这个政策导致了很多有趣的现象:比如在季后赛遇到强手时,为了让外援适应比赛强度以防突然被激活使用,很多主教练会先让国内球员手感冰凉,甚至故意输球来维持在外援使用上的谨慎。而有的教练则干脆在第一节雪藏所有外援,完全依靠本土球员去建立领先优势。
第四,特别条款:辽宁本钢队的史蒂芬森虽然是外籍球员但却以本土球员身份参赛,原因是其代表中国男篮参加了世预赛和奥运会落选赛,因此按照规定,他不能再以外援身份参加辽宁队的CBA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