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的五行属什么?
五行的本质,就是中国古代对五种元素(金、木、水、火、土)的定义及其关系的概括。 《礼记·月令》中有这样的描述 “仲春之月,节气为春分,阴阳相交,故云‘阴阳相得’; ‘天地和气’,则万物生焉。” 这里已经提到了“阴阳”的概念并解释了它的来源——阴阳是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白天和黑夜交替出现,冬去春来,寒来暑往…… 并且指出这种变化是有其规律的——“交”、“得”。
五行中的“行”字,古书解释为运行或流通的意思。因此这里的“行”其实指的是上述自然规律的运动状态。 五行其实就是指物质世界(包括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五种运动形式,即五种元素。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阴阳的解释已经非常清楚了:任何事物都具有阴阳两面,而五行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金生水,因为金子很脆,遇水就溶解,所以用金可以打造器皿,而器皿的本质属性是什么?是装载水。这就是金生水。
土生木,木之所以能够生长,是因为有土壤养育它。所以树木成长的过程,其实是根系从土壤中汲取水分和无机盐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木土生的过程。 水生木,当雨水降临大地,草木得以滋养,开始发芽,生长出枝叶和水,这是水生木。 但是如果只有水没有土,树是不可能长成大树的。因为水是雨露滋润土地,才能承载树木成长。如果没有了土地,树木就只能漂浮于水上,所谓“树在水中长”即是此理。 火克金,金属表面被火焰灼烧会变黑,这说明火能克制金。而且金属在被火烧的过程中会熔化成液体,这也是火克金的道理。
金克木,金属利器可斩断木头,且木遇金会凋零,这是金克木的最好证明。 金生水,因为金能熔化液体,它可以像容器一样盛装水,于是有了金生水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