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摆在前是哪个生肖?
子鼠,辰龙,午马,酉鸡,亥猪 首先确定方位,坐北朝南,以大门为向,那么正南就是午马,正东的卯木对冲午火,所以次位是卯木之兔;西北干金之地为亥水之猪,正北子水之地为属鼠之人,东北艮土之位为寅虎、丑牛,东南巽宫为巳火,正南离宫为午火。
十二地支如此循环往复,在一年之中,每个地支都“轮流”当值,即“轮班”,如今年2014甲午年,午火当令(值班),明年2015乙未年,未土中的丁火(阴火)中气被乙木合而化火,所以午火二次值班,后年2016丙申年,阳火当值,未土第三次值班……这样周而复始,循环不断。 在一天之中,子时最早,午时最晚,每一个时辰都是一阳或三阴初生之时,随着太阳的升起降落,阴阳不断消长,子时阳极而阴生,午时阳极而阴极,下午3点为一阳生至二阳生的转换节点,也就是未时,这时阴阳各半,万物生气盎然。
子时和午时,每个时间点刚好是12个时辰的一半,也就是每个时辰的中点时刻。 这样,一天之中就形成了四个时间节点,即: 子时上午11点到1点 中饭的时间 午时11点到1点 下午3点到5点 酉时下午5点到7点 晚饭的时间 亥时9点到11点 睡前时间 一个白天两个夜晚,总共8个小时一个周期,循环往复。
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自然,从十二时辰衍生而来,又以十二种常见动物形象命名,成为老百姓最熟悉的文化符号之一。千百年来,生肖文化深入渗透到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根据生辰年份对应不同的属相,用12年的周期来纪年、纪事,为人生增添一丝神秘色彩和文化内涵。十二生肖排序看似没有规律,其实有着独特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如果按照与人类的关系和出现时间的先后来看,摆在首位的无疑是鼠。虽然老鼠是人人喊打之物,甚至被列为“四害”之首,但其与人类的联系时间之早、关系之密切却都是其他动物无法比拟的。
鼠类原本是在旷野中穴居和捕食的,人类从树居迁移至旷野之后,在距今约1万年进入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开始聚族定居从事农业生产并制作陶器,老鼠开始伴随而来,成为人类共同居住区“移民”而逐渐“家养化”。人类生活产生的大量剩余垃圾等食物为鼠类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粮仓,使它们的生存能力、繁殖能力异常强盛。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对这种动物的特性、习性也十分熟悉。因此,以鼠为生肖之首,反映着当时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化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