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五行土是什么?
“代表”二字用得有些问题,似乎是在问代表五行的东西是什么?其实代表五行的人是特定的,不是物。 五行是人五行是:金木水火土; 五方是:东西南北中。 这代表了自然界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它们各自拥有自己的特质和位置。同样,在人的身上也同样有了象征意义: 金——脖子上的玉佩;木——手指甲;水——耳朵里的耵聍;火——眼珠;土——嘴唇上的干皮。这些特征都是自然界的特征,也是人自身的特征。
当人体有不适出现时,通常就会表现在相应的器官上。比如,心火太盛时就表现口腔黏膜溃烂、心烦失眠;肝火旺盛就表现脾气暴躁、焦虑郁怒;脾胃不和就要腹泻腹胀;肾精不足就表现腰背酸软、手足冰凉……身体的变化总是与自然界的变化同步进行的,不会快一分也不会慢一秒。所以《黄帝内经》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当我们身体某方面出现问题的时候,可能会引起其他方面的变化。这时就必须治标先后本了。总之,治病要治本,保健要保正。 中医最讲求的是“辨证施治”“对症下猛药”,如果用药错了,后果非常严重!
中国人很重视天文学,除了记录各种天象以为吉凶外,还有意识地把天体与地面事物联系起来,如二十八宿就是同地上事物或区域配对的。“天有十二次,次舍之度,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十二次、二十八宿、轸角也。”古人以周天三百六十度、分为十二等分为十二次,以二十八宿为舍,每宿取其首,与地上十二州国相配。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四个灵兽,便被设定为“四象”,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方位是确定空间的重要参照物,它们随着星辰在天宇中流转,同时又被赋予了不同的神性。
东宫青龙,为甲乙木,内卦为震卦,五行中属于木,对应春季;
西宫白虎,为庚辛金,内卦为兑卦,五行中属于金,对应秋季。南宫朱雀,丙丁火,内卦为离卦,五行中属于火,对应夏季;
北宫玄武,壬癸水,内卦为坎卦,五行中属于水,对应冬季。
中央者谓之地,地者中央处也,土也。而配五行之成,位于四象中央,主四季之末月,即农历3、6、9、12月,内卦为坤卦。
古人的天人感应思维,将二十八宿与地上事物联系起来,并延伸出来一个四象方位,再延伸出五行。可见古人认为,“四象”、“五行”并不是抽象思维的产物,而是宇宙中的具体存在。
而古人在观测二十八星宿时,发现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以岁星即木星运行一周为周期。木星运行的轨道是个圆环,为周天十二等分,一年进入一等分,即为一“次”,十二年为一周。木星每经一次时,恰好在本宫中一恒星附近,十二年刚好在二十八宿中十二个星宿中相次停留一周。所以岁星的运行能够表示时间的推移,古人便以岁星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