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点半是什么五行?

朴子敬朴子敬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从小生活在长江岸边,对于潮汐是有很直观的印象的。在我生活的那个小县城里,人们对于时辰的划分并不是根据二十四个节气,而是以潮汐为准,早晨和傍晚各涨落一次,故有“朝潮夕汐”之称。 古人观察发现,大潮的日子是有规律的,每隔十天左右就会出现一大一小的两次高潮,而且每次高潮的时间间隔是12小时40分。基于此,古人在一天之中划出了八个时间单位,称为“八正时”或“八时辰”,每个时辰等于现在两个小时,而每两个时辰之间的时间差就是现代一个半小时。

按照古人的观测记录,黎明时分,太阳尚未出全,天色微微亮的时候,此时属于“辰时”(早上7点到9点);日出之后,天色渐亮,属于“巳时”(上午9点到11点);紧接着是“午时”(中午11点到下午1点)、“未时”(下午1点到3点)、“申时”(下午3点到5点)、“酉时”(下午5点到7点)、“戌时”(晚上7点到9点)、“亥时”(晚上9点到11点)、“子时”(夜间11点到凌晨1点)、“丑时”(凌晨1点到3点)。 在“八正时”之外,古人用“漏刻”(铜壶滴漏)来计算剩余的时间。一天一共两百零五分,分为一百刻。所谓“六半”,实际上就是指“四刻半”的意思,也就是现代的一个小时四十分钟。 根据古老的记录来看,在一天之中的十二个时辰里,各个时段的潮汐是有规律地循环往复的,但是每一个循环所经历的时段长度并不相同,其中“子午”两时段各占二十四小时的一半,“卯酉”两时段各占十四小时左右,其余各段则均不足十小时。

从古代的“八正时”到今天的“二十四节气”,实际上就是一个漫长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在古代,昼夜平分,四季更替,每一个季节都包含三个月份,每个月都是二十九天或三十天,如此计算,一年应该为三百六十天。然而实际测量表明,地球公转周期要比这个数值多出来一些,这些多余的部分被称之为“闰余”。为了去除这个“闰余”,古代将阴历与阳历相结合,创造了“农历”这个历法。 农历每个月除了包括公历的一月二月三月等外,还增加了一个“闰月”,用于调整季节周期。如果某年的农历五月出现了“闰月”,那么这一年的“夏至”就落在五月的最后一天,而不是传统的六月节气。同理,如果农历十一月出现“闰月”,冬至就会落在十一月份的第二天,而不是传统的十二月。

厍诗函厍诗函优质答主

八字命理学中,人出生时的时,以两个字来来代表,天干代表时刻或分数,地支代表十二个时辰。在分析命理时,这两个字,代表人出生后所处的时空坐标,即出生人的时空环境。

在八字预测中,日时两柱是人后天经历和未来的发展演变情况。“日”主自身,代表以后配偶宫、子女宫的情况。“时”代表自身以外的环境和朋友、兄弟等情况。日时两柱所对应的五行,如果与日主喜用神相同或生喜用神者为有根,可以助日主喜用神,或帮日主去化忌神,其对应的事物吉。

如果日时两柱所对应的五行是忌神或克喜用神者,又无喜用神来生助,其对应的事物凶。所对应的五行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关系,或与日主有比和关系的五行,根据比劫和八字的喜忌来定其吉凶,为日主所用者吉,不利日主者凶。

所以,在分析的时候柱干支的时候,除了看其对应的五行本身的象征和代表外,主要还是以八字全局的旺衰、喜忌来论定。

那么6点半和6点45分,以八字命理学中哪个是五行?

其实6:30就是19点,也就是戌时。戌时的2个字是天干的“壬癸”地支是“戌”字。壬癸戌。壬癸火克,戌土克水,戌水克火,戌为犬,为老,为秋。壬癸戌这三个字,就是命理学中对19点的解释。

12点45分,就是阳盛极化开始化阴,所以还壬水,戌为2个字,剩下的2个字是13点,也就是卯时,卯的2个字就是丁卯。丁为火,卯为木,火生木,木为春,为兔。

所以这两个时间,如果用五行来解释,就是戊戌,丁卯,戌为狗,卯为兔,戊为土,丁为火。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