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属金和什么相克吗?

修诗絮修诗絮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相克,是指金属(庚金、辛金)克木(乙木),木克土(戊土),土克水(癸水),水克火(丙火),火克金(庚金)。 这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另一行有抑制的作用。

相制的意义,一般说来,相制是有一定限制的。 1、相制的对象是特定的,即所克的这一行必须是克制不了的一行,如果是克制得住的,就不在相制之列了。如木多金缺的人,因为木不能完全克制住金,所以这种人不缺乏智慧;又如金太旺缺水的人,由于金不能生水,所以这种人聪明有才干等等。

2、相制有一定的条件。如果被制这一行特别旺盛而制它那一行衰弱的话,虽然也有克制作用,但效果甚微甚至没有。比如天干甲木很旺,地支又有强根,而庚金被囚于午中,这样甲木虽然能克庚金,但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3、相制要力度相当才有意义。好比两个人打架,力量弱的被力量强的克制住了,力量大的胜出,但这只能说明双方力量对比的结果,并不能确定谁打败了谁。所以如果金太多而水太少的人,不能说这个人的头脑就比一般人聪明。

4、五行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可以相互转化。所以古人说“物极必反”,就是指任何事物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所以千万不要小看那些金多水少或者水多金沉的人,一旦他们善于利用有利条件,他们的成功是没有限制的。 总之,五行相生相宜,不可偏废,否则易生疾病。当然,这种相生相制是相对而言的,是就整个系统而言的,并不可能像数学方程式那样精确。而且人在宇宙间是很微小的存在,人的命运更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所以不必太过拘泥于此。

浦静淑浦静淑优质答主

五行之说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克”字,《辞源》解释为“制也”。《尚书正义》解释说:“金能销蚀一切,故言金克木也”;“坚强之物,水润湿而软之,故为水克金也”。古人于是将这种循环的相克现象推广于宇宙万物,借以说明事物间的关系。所以,相克只是说明五行或者五种事物之间存在着的制约关系。

相生相克是五材之理。材料不同,其性能也有差异。这种“相生相克”之理从它们的功能互相利用和制约的关系中体现出来。因此,从“相生”和“相克”的功能上就体现出了“五材”的应用价值。“相生”是建设性、成就性的;“相克”是限止性、控制性的。事物的发展,是两种功能共同作用的过程。缺了哪一方面都会带来弊害。“五材”之用的“相生相克”之理体现的正是“善建者”和“善建不拔,善守者不脱”的思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