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企业决策的原则?

杜登松杜登松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关于“原则”,词典里是这样定义的:人们做事或说话所依据的准则。 企业管理中经常用到“原则”一词,那么什么是企业的决策原则呢? 通俗地说,就是企业在进行决策时所遵循的准则。它包括两个方面:

1.决策者要掌握作出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信息是决策的基础;知识的储备为决策提供方向。

2.正确运用这些信息、知识和方法对方案进行权衡取舍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过程,也包括决策者在认知世界、认知自我后所作的理性选择。

从信息的获取和运用角度出发可以将决策原则归结为以下两点:

(一)相关原则 所谓相关原则就是指企业在进行决策时要保证所提供的信息和方案的相关性。相关性是指一个决策的提出和开展是对某一事项有直接或间接意义的。如果一个决策提出的建议与当前的问题无关或者关系不大,那么这个决策就是低质量的甚至是没有价值的。相关性与问题(任务)的可行性密切相关。一般来说,问题越明确,所需的信息和方案就越有针对性,相应地其相关性也就越多。当然,某些问题的解决可能涉及多个领域,需要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和方案,此时应注意不同信息来源之间的相互补充。

(二)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是指在满足相关性的前提下确保决策的方案实施的可能性。一项决策如果缺乏可操作性,那么再完美的方案也只是纸上谈兵。可行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于不同性质的企业,同一项决策由于其执行主体的不同会有截然相反的评价——对于那些追求规模效益的大型企业来说,一些看似可行的方法可能在中小型企业发展过程中却难以实现;反之亦然。在企业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可行性原则细化,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

酆鸿安酆鸿安优质答主

经济合理性是指在决策中正确处理投入 (代价)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在社会资源消耗最少的前提下,实现效益(成果)的最大化 。 用公式表示,即经济合理性=最大收益/ 最小代价。当然,现实当中人们很少可能找到最优方案,往往是在多个可行的方案当中选择相对最佳的方案。 通常人们用满意决策来表述这样的特征,即人们寻求的是满意方案而非最优方案。 某种方案是否可行,需要从技术上、社会条件、经济效益、环境约束、企业战略等多方面考察。

可行性在判断上一般会有不同的标准,比如有的以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来衡量,有的以是否符合行业技术规范来衡量,有的以是否符合企业内部制度要求来衡量。 在一个较低标准下可行的方案,在一个较严格的标准下可能是不可行的。 此外,在一个时间范围内可行的方案,在另一个时间范围内可能因为内外部环境、约束条件的变化而变为不可行。 所以,对于一些重大的问题,决策者应该对可能执行的方案定期再评估,以便随时终止不可行方案的实施。

符合企业战略是指企业决策者要从战略的高度看待问题,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而伤害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 战略是对企业未来发展和企业资源(人力资源、生产资料、产品、组织机构、管理方式、制度、信息等)的统筹安排和使用,是一定时期内活动的指导方针和行动纲领,也是处理短期和长期问题、局部和整体问题的出发点。 所以 , 不论是日常的经营管理的决策还是企业发展中的重大决策,都是对统筹安排的内容和方案的延续和补充。 不符合企业战略的决策,很可能使企业无法实现整体战略目标和战略意图。

符合企业发展目标是指在某一项具体问题上,决策要使企业的各方面工作支持战略目标的实现,要为企业的发展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战略目标是对若干年之后企业发展水平的希望和安排,是企业在战略时期希望达到的效益和市场占有率等。

战略目标需要通过一个个的具体目标来实现。 通过年度计划对当年的发展速度、利润水平、市场网络等作出具体规定。 企业各部门甚至每个员工都应该有相应的支持年度计划实现的目标。 目标的逐层分解和设定,使战略得到了层层落实。 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一项决策都要在支持企业发展目标的条件下实施,否则有可能使年度计划落空,进而有可能使企业战略无法实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