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场外及场内区别?
1、交易价格不同 同一只基金,在非交易日(即除开交易日)买入与交易日买入,其成交价格有所不同;通过交易所买卖,其成交价格相同; 然而并非交易价格越低越好,例如在下跌过程中,为规避投资风险,投资者应尽量等到股价跌到低点时再行买入。而对于在交易日期买入的基金,其成交价格就包含了当日的交易佣金和印花税等费用。
2、手续费率不同 因为场内基金是按股票的交易方式进行的,所以费率跟买入股票的佣金一致。通常来说,线下认购/申购基金的费率结构是“前端收费模式”,即买入时就收取手续费,而线上购买的基金大多采取“后端收费模式”,即在卖出时才会收取费用。当然也有部分基金同时采用前端和后端两种收费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哪一种模式的基金,其费率都不会很高;对于多次买入的投资者来说,采用后端收费模式更能节省一定的手续费。 场内基金由于采用了与股票类似的交易机制,因此还会收取一定的手续费——经手费(每笔交易0.05%)+ 托管费(每年127亿元)+ 证券交易佣金(最高30元/万股)等。这些成本虽然都很低,但积累起来数额也不容小觑。
3、购买门槛不同 一般来说,在场外市场购买基金,最低金额要求为10份基金(如购买10元/份的基金,则需准备100元);而在场内市场购买基金,最低单笔金额为100股或者100份,如果是首次买入,则需要整百整千的买入,无法选择其他金额。不过,目前不少券商开通了预约定投功能,能够解决单次买入金额不够的问题。
4、交易时间不同 在场内市场买基金,完全模仿股票的操作方式,实行T+1的交易方式,交易日当天买入,第二个交易日才能卖出;而场外市场的基金,一般在第二个交易日确认赎回,第三天即可看到实际收益。值得注意的是,在非交易日(如周末、假期等)购买基金,场外基金有预期收益率,而场内基金没有,因为在非交易日买入,只能等待交易日才能卖出,属于被动持有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