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股份为何少?
得明确一点,任正非虽然持股不多,但却是实际控制人。 华为目前的股权结构是这样的: (数据来自天眼查) 这意味着,尽管任正非只持有华为0.75%的股份,但这0.75%的股份所代表着的一票发言权却足以左右华为的决策。 因为华为实行的是轮值董事长制度,而最高权力机构是董事会,董事会的每个成员有一票否决权。 所以即使其他董事持反对意见,只要有任老板一票通过,就可以直接达成目的。 这个股权结构的形成还得追溯到当年引入外部投资的时候。
2004年,华为开始考虑进行内部股权激励,为此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委员会来负责此事。但因为当时处于外部的质疑声不断之时,为了减少外界对于华为这个举动有争议,所以没有发布出具体的激励方案。 直到2010年才由任正非签发了《关于公司法修正案的提议》。 根据该文件,华为拟将注册资本从6亿元增至28亿元。增资部分全部由员工持有。 随后在2011年开始实施,先是以2元/股的价格向全体员工发行了360万股,用于替代外来投资者的股份;然后在2012年以7元/股的价格向高层和管理层授予了394万股份。 这一行为等于是把原本属于外来投资者的利润分配给了公司员工。 而为了弥补这部分损失,股东们在股价上做出了让步——将每股价格定在了较低的水平,比如对外投资者原有的3股份只能换成1股,也就是每股价格降到了2元。
当然,作为对价,员工们收到了价值高达数百亿元的股票。 但由于这些股票不能上市流通,所以实际上对这些高管并不能产生多大的影响。 要实现真正的控制,还需要一个流程,那就是通过增发让管理层和核心骨干们以较高的价格获得更多的股票,从而逐步获取公司的实际控制权。 2014年和2015年是华为的高光时刻,因此也是最佳增发的时机。但由于管理层的股份还不能完全体现出来,所以增发存在一定的阻力。最终,在2016年以后,随着中移动、中国联通相继入局,才达到了增发的条件。 不过那会儿任老板的股份还是很多的,随着不断地分给员工以及少数的减持,才有了现在这样少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