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前的股份叫什么?
在上市之前,公司股东手中的股票都属于首发前股份,这种股票的名称一般有“XX有限发售”、“XX首次公开发行”等字样。
1. 通过首发融资的公司 这类公司是借助于证券市场进行首次直接融资,其发行的股票在证券交易所公开挂牌交易。企业发行股票时,可以一次性发行,也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分几次发行。如果发行后股价上涨,公司需要补充发行,那么,这次补充发行的股票就属于增发; 如果发行后股价下跌,公司需要补充发行,那么,这次补发的股票就属于发行新股。
2. 通过可转债融资的公司 可转债全称可转换公司债券,本质上是一份债券,持有人有权或者有条件将债券转换为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因此属于一种混合融资方式。可转债在转为股票之前,等同于债券,持有期利息按照约定利率支付;而转为股票之后,则享受公司股权的待遇,包括分红和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 不过目前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可转债转股无需公告,也不需要经过股东大会决议,只需在转股期按规定履行相应程序即可。
3. 通过配股融资的公司 除上述两种方式外,还有一些公司会采用配股的方式融资,即让老股东选择是否增加投资,以新增股份认购新股。当然,老股东可以放弃增资,但放弃增持新股的权力可能会受到限制。 在实际操作中,上述三种方式可能相互融合在一起,并不一定单纯地只采用其中一种方式。
比如有些公司在A股上市一年后,因业绩表现良好且具有持续盈利能力,考虑到公司未来的发展需求,董事会就可能提请股东大会批准增加注册资本(实际上是增加股份),进而实现再融资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