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0年是什么婚姻?
从社会学角度看,我们这十年经历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巨大转型;从文化上看,我们这十年经历了从文革到开放、从封闭到开放的历程;从政治学看,我们正处在新旧世纪交替时期,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在不断提高;从人口结构看,我国处于计划生育实施以来第一次老龄化高峰,劳动力供给减少而需求却大大增加……所有这些都在说明一个深刻的社会变迁——中国社会正在加速走向现代化。
这种现代化的进程不仅体现在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上,而且也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括我们对婚姻的看法和做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拥抱现代性所带来的机遇,也要正视和应对其所带来的挑战。对于婚姻来说,最重要的或许是让人们在选择伴侣的时候不再单纯基于生理需求或感情冲动,而是更多地考虑双方的性格、志向、爱好等因素;除了爱情,我们还要学会尊重与妥协,学会用理性来引导情感。
尽管我们可能在某种特定情况下作出非理性的选择,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逐步变得理智起来。虽然我不同意“七年之痒”的说法,认为它过于强调时间的负面影响,但对很多人来说,7年的时间的确可以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彼此,看清对方的缺点并发现可能存在的婚姻危机。
对此,双方需要的是更多的理解和沟通,以及及时处理问题的决心。 当然,在走向成熟的婚恋观背后,我们需要完善相关制度,为婚恋关系提供法律保障,也需要加强舆论建设,树立科学的婚恋观。 只有多管齐下,我们才能共建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