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最早几个月走路?

申仕申仕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闺女10个月会站立,12个月会走路;儿子11个半月会站立,一岁一个月会走路。 两个孩子的发育都是正常的,而且都是先会爬再会站立、走路的。 我记得特别清楚,因为我媳妇儿是剖腹产,刚刚做完手术,在床上躺着,我和我媳妇儿两个人都很高兴,毕竟孩子健康,啥都不用操心,但是孩子一直不会站,我就有点着急,总是让我妈把着我的胳膊,我用力拽起来,让孩子站立,可是孩子就是站不稳,东倒西歪,每次都是我抱着。

我记得有一天晚上,我又让我妈把我拽起来,刚要让我抱起来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我媳妇儿才刚从医院出来,我这样抱着她,岂不是让她伤口崩开吗!于是我就不再让我妈拉我,而是自己用力,谁知道我这一用力,竟然把孩子直接带倒了,当时就听见哇的一声大哭,我急的我立马抱着孩子冲向了卧室,当时我老婆还躺在那里,我赶紧把孩子放下,她立刻紧张兮兮的问我怎么了,我连忙说没事,孩子只是被我惊到了,后来孩子果然不哭了,我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之后过了没多久,孩子竟然能站着了,我很惊讶,因为明明前几天还不会站立呢,怎么这么快就会了!而且站的还特别稳!我当时很高兴,于是又给孩子来了一个举高高,当我把孩子放到地上准备走的时候,孩子却开始跌跌撞撞的往前走,虽然走的还是不够稳,但至少是能走了。

后来过了一个多月吧,孩子终于完全会走了,那时候已经12个月了,刚好过年,我带着孩子在楼上楼下玩,他看见什么新奇的东西都想往前凑,然后就想跑,一跑就开始摔跤,然后开始哭…… 真的特别逗。

明娅明娅优质答主

实际上对于婴儿学走路,每个婴儿的个体发育差异很大。对于11、12个月还不会迈步的婴儿,如果家长或保育员急于让婴儿学走路,过分牵拉婴儿的双手,很容易造成桡骨头脱位。桡骨头脱位又叫“牵拉肘”,是幼儿时期一种特殊类型的损伤。这是由于幼儿的桡骨(前臂近腕部)远端还没有完全骨化而呈软骨状态,还很柔软,又缺乏韧带强化,加上幼儿在走路时常因无力而前倾、挣扎,成人拽其上肢时易使桡骨头“跑位”。此时,患儿通常会大哭起来,父母常常以为小孩子摔着了,哭闹一会儿就好了,就没有引起重视。严重的桡骨头脱位可引起肘关节的变形,应引起看护者和家长的警惕。

婴儿骨骼成长需要足够营养,例如蛋白质、钙质、磷和维生素等。因此在饮食方面要有足够的营养摄入,并且均衡的营养。当婴儿的骨骼有足够营养时,骨骼会生长良好,这样有利于各种运动的发育,包括会走路这个问题。另外,如果严重缺乏钙质的话,走路时还容易导致“?内”。当然,“?内”也是经常被人们误认为没有正确地“抓着学”而引发的。其实,“?内”是由于学走路时肌肉发育不完全,缺乏力量不能维持平衡与协调,多数患儿随着发育的进展可自行改善,而且也是“左撇子”常有的“伴随症状”。而骨骼软、容易“?内”的孩子也是钙质缺乏的婴儿造成的。

总之,学走路训练需循序渐进,不可片面求成。另外学走路最好在平稳的环境中进行,如果婴儿从沙发等高处下落,也很容易造成尺骨鹰嘴脱位(主要由于着地时上肢伸直、猛然着地所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