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工具是公共企业吗?
在传统行业里,“混合”这个概念并不常见。而在互联网领域里,由于开放源代码运动的影响和互联网行业的特殊优势,使得“混合”从技术到理念都成为了一种潮流并渗透到各行各业之中。 所谓的“混编”、“混合”其实讲的就是分布式计算和云平台的问题(也就是计算的分布和资源的池化),这个问题如果搞不清楚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会产生比较深远的影响。 所以我们首先应该来思考的是:为什么需要混编/混合? 我们知道互联网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去中心化的特征,也就是说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绝对的中心或者绝对的边缘的。那么基于这样的一个特质我们就需要重新考虑我们的IT架构了——传统的C/S架构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我们需要一种能够适应互联网特性、具有自组织能力的新型架构。而混编/混合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而产生的。 在混编/混合的环境下,传统的应用开发与维护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
首先就是开发的复杂性。在单一结构下应用的开发可以说是有章可循的,虽然也有一些架构设计和开发模式的选择问题,但总的来说开发的过程是比较简单的。而混编/混合则增加了许多新的要素和变量,使得应用的开发更加复杂。 其次就是应用的可维护性。在单一的结构下应用的维护虽然也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可扩展性与维护成本),但如果我们从长期来看总的维护成本还是可以接受的。而在混编/混合的情况下,因为各种要素的增加和不定性的增加,应用的维护将变得更为困难,总体的维护成本也会不断升高。
所以综合来看,混编/混合对于应用层面来讲是不利大于利的。因此我们在推行这种新技术的时候应当慎重。尤其是在现有基础设施较为脆弱的老旧企业更应当三思而后行。 但混编/混合对基础架构却会带来深刻的变化。在这种环境下,传统的数据中心将会逐渐消失,被一个个资源池所取代。
数据也会被整合到各种应用当中,形成数据的流动和应用的结合。这一切都是对原有模式的冲击。 而能充分利用混编/混合带来的好处则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良好的业务基础和业务流程优化作为前提 只有当公司业务发展需要并且通过业务流程的改造可以充分受益于混编/混合所带来的好处时我们才能积极地去推进实施。否则将会事与愿违。 好的业务流程和好的业务规范才是根本所在。
——以人为本 为混编/混合做好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才是关键。尤其是在观念上的转变和人机协作中的风险防范更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