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是不是骗局?
1、不是的,投资基金是合法的。 2004年5月,中国证监会宣布批准国内银行和保险公司开展投资管理业务试点。随后,华夏、光大、汇添富等多家券商和银行的子公司作为“专户资产管理”业务的试点单位获得监管批复。2012年底,中基协发布《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规范》,对券商集合资管产品的相关要求予以明确和细化。自此之后,虽然市场上也有过“千雷滚滚”的乱象,但都是在监管的框架下进行的;而且通过制度建设和市场清理整顿,目前整个公募基金行业已经基本处于有序发展的状态了。
2、什么是私募基金的合法身份 其实,我国的私募基金一开始就是受法律保护的。在我国,根据资金投向的不同,投资基金可以分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是指以非公开方式向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并以进行股票、债券等证券投资为主要投资方式的受托投资项目。
我国对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要求主要是来自2003年《证券投资基金法》和2004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及相应实施细则。同时,为保证新设立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符合监管要求,2006年,中国证监会在修订《证券投资基金操作指引》时专门增加了第3部分“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须知”的内容。
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不同,私募股权基金是以对非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公司可转债、基金份额等方式进行的投资。由于这些资产本身属于非上市资产或者流通性较差,所以很难像公募基金一样由专业机构进行合理定价并实现公平交易。国家监管部门一直未能就此类基金制定出统一、完善的监管规则。这类基金的设立和发展一直受到较大限制。直到最近两年,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加快,相关政策才陆续出台。例如,国家外汇管理局于2010年底取消了境内居民个人直接或间接境外买房、购房的限制,为跨境房地产投资打开了方便之门;2012年7月份,财政部下发《关于规范金融企业转贷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要求商业银行不得从事或不积极参与P2P(互联网借贷)业务;2013年8月底,央行、银监会、发改委、工商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对包括信托公司在内的各类机构提出具体业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