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多肽副作用?
目前,我国批准上市的口服多肽类药品有40多个,包括胰岛素、盐酸二甲双胍、西格列汀(降糖药);奥曲肽、生长抑素(治疗胰腺炎和糖尿病并发症用药);胸腺五肽、注射用酪氨酸磷酸激酶(抗肿瘤药)等。 这些药物在临床上应用时间较长,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好。
部分多肽类药物在人体内吸收较快,作用时间短,需要反复多次给药才能保持稳定的血药浓度水平,因此给患者带来了频繁用药的不便。而最新一代的小分子肽类药物可解决这一问题——具有和肽类相近的药效,却无需注射,每天口服1-2次即可。
不过,任何药物的服用都有一定的风险,小分子多肽类药物也不例外。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如腹泻、恶心、呕吐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头痛,皮肤炎症反应如皮疹、瘙痒,以及肝功能异常、肌肉疼痛、关节疼痛等。 但是这些不良反应都比较轻微,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整剂量或停药后消失。另外,由于小分子多肽类药经肾脏排泄较多,故对肾脏具有一定毒性,患有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应谨慎使用。而对于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则应禁用此类药物。
虽然多肽类药物存在一些不良反应,但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且程度较轻,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停药后可自行消退。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在服药期间若出现明显的不适感,应及时就诊并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以确保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