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脾虚吃什么好?
“小儿脾虚”,是中医里面一个概念。它和西医里的消化疾病(包括营养不良、寄生虫病)有关联,但又并非完全相同。 在中医看来,小儿脾虚主要是由于孩子本身的生理特点决定的。 《素问·五脏生成篇》里说过:“脾……主运化,其荣在唇四睑。”意思是说,脾气健运则嘴唇红润、眼睛明亮。反之,如果脾胃虚弱,则出现气血不足的表现,如皮肤松弛、毛发稀疏、消瘦、乏力、精神不振、疲倦、多汗等。
小儿“脾虚”还有另一个表现——“疳积”。 这主要与小儿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目前,城市小孩多为“独苗”,家里大人对宝宝百般溺爱,一味宠惯,孩子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而农村小孩则是由爷爷奶奶带养,平时缺吃少穿,饥一顿饱一顿,这样易造成脾胃损伤。
中医认为,“疳积”是由于湿热邪气郁积而成。临床上会出现形体消瘦、面黄肌瘦、腹胀不适、烦躁易怒、睡眠不安等症状。 小儿“脾虚”了怎么办? 首先要及时纠正孩子偏食的习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要及时改正。否则,孩子容易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 其次,家长可给孩子适当进食健脾食物。如山药是一种滋阴补肾之品,也是健脾益气的好材料。《本草纲目》中提到,山药能“益肾气,健脾胃”。用山药煮粥或者煲汤,不仅可以滋养肾脏,还能强健孩子的脾胃。
另外,平时也可以给孩子吃点鸡内金,或用鸡内金捣成粉,加白糖食用,有助于消滞健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