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热能盖被子吗?
可以!但是不推荐捂着出汗这个操作,风险很大。 孩子发烧了,很多家长都着急上火,尤其是看到孩子发烧还盖厚被,更是忍不住着急。但实际上,小孩子抵抗力比较差,身体调节能力也不如大人,很多时候,我们大人的一些下意识行为对孩子来说,是有风险的。比如下面这个问题中提到的捂汗。
小儿科门诊经常见到因为家长给自己孩子“捂汗”导致孩子高热惊厥、甚至抽风的情况。 孩子的发热可分为生理性发热和病理性发热。其中生理性发热又分为疾病状态和非疾病状态。
非疾病状态的生理性发热指的是孩子在剧烈活动后、进食后、环境温度过高或者穿盖过暖等引起的体温升高,一般在去除诱因后可以自行降温;而病理性发热多是由于细菌或病毒等感染引起,需要用药治疗才能痊愈。
无论是哪一种原因引起的发热,身体的发热反应都是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防御机制,是身体释放炎症介导信号,刺激身体产生抗体,从而消灭病原菌,阻止其继续繁殖扩散。 而“捂汗”这种行为,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体温,但这种做法很可能会造成低温伤害。如果孩子体内有病灶,“捂汗”还会延长病情,让孩子痛苦不堪。
那么,为什么“捂汗”会害了孩子呢? 这是因为人的皮肤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角质层,这层角质层的毛孔是人体呼吸气和排出汗液的重要通路。当孩子发烧时,皮肤表面循环加快,通过毛孔出汗散热,正是这些分泌物将体内的毒素随汗腺排泄而出,从而达到缓解病症的效果。 如果强行捂汗,不给孩子散热,就可能让体温调定点上升,身体产热增加,进而出现高热症状;长时间的高热会使大脑功能受损,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小,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的孩子而言,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除了“捂汗”,家长给孩子吃大量食物和药物也是不可取的。生病的孩子食欲会降低甚至丧失,此时强迫孩子多吃,不仅难以吸收,还可能因为恶心、呕吐腹泻等加重病情。同样,不少家长喜欢在孩子发烧时给孩子吃很多药物,认为这样能“快点好”,殊不知这样做反而可能会损害健康。
无论孩子还是成人,当身体处于高温的环境中,血液会集中流向皮肤,使心脏和大脑的供血供氧相对不足,如果连续高热不退,很容易发生休克,危及生命。合理降温,科学治疗才是关键。
总之,孩子发烧时,合理增减衣物,适当散热,多补充水分和维生素都能帮助孩子降温,并促进病情恢复。而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特别是新生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还未发育完全,皮肤表面毛细血管丰富,且皮肤相对成年人更薄更细嫩,家长给宝宝穿衣盖被一定要轻揉、轻压、谨慎,防止过度保暖、捂闷而导致宝宝高热惊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