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为什么不能艾灸?
艾灸主要是利用艾条点燃后生成的艾热等刺激人体体表的穴位或某一部位,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达到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疏筋活络、通痹止痛等功效的一种治疗方法,属中医“外治法”。婴儿体质娇嫩,艾灸时要“以温热而不烫为度”,很难把握。此外,艾条点燃后产生烟雾,容易刺激婴儿眼睛和呼吸道,因此,一般不宜采用艾灸。
可用的简易方法是:将艾条点燃后,在应灸的穴位(如四神聪、大椎、合谷等穴)上悬灸3~5分钟,感到局部皮肤红热即止。应特别注意防止烫伤。也可选用纯艾绒数粒放置于患儿前囟上,用适量姜汁浸润后,用小火烘烤10分钟左右,使“温气”直入患儿脑内或侵透颅骨入内,可以起到温通经络、调和阴阳、行气活血和消炎杀菌等作用。
由于婴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和小儿其他各年龄阶段有较大的差异,上述二种方法,一般只适用于2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