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五行是什么意思?
“蜀”字从广从竹,《说文解字》段注引古文字形作“蜀”(《玉篇》所引同),可知“蜀”的字形演变过程大概是: 蜀(形声兼会意)——>蜀(形声)→蜀(形声) 这个字形的变化体现了“从广从竹”的造字法,即以两个字的偏旁来会意组成一个新字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古人造字是很讲究的。
“蜀”字从“广”,可见此义与房屋、住宅等含义有关;从“竹”,表示与竹子或者竹制品有关。那么合成这个字之后,显然就应该表达与竹有关的房屋的意思了。“蜀”字的本义就是用来表示我国古代西南地区的一种建筑——竹楼。用“蜀”字来指称这种建筑物,大约是因为它多用于四川一带的缘故。 清人孙诒让在《周礼正义·考工记·匠人》中引用北宋人裴渊的注释,说道:“蜀,盖筑墙以竹为料者。”(见《周礼》贾公彦疏)也就是说,这种房子是用竹子作为建筑材料的。《尔雅·释宫》郭璞注也说:“蜀,竹木也。”可证。
这种用竹子建造的房屋,应该和我们今天的竹楼或者是傣族的竹屋有些类似: 不过,这种房子据说并不是完全用竹材料修建的,而是外面一层用大竹笆捆扎,内部用木材和茅草筑成。这样的话,整个建筑既能防风避雨,又便于拆卸转移。看来这些古人在建设住房的时候确实花了不少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