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登月如何回来?

孙祎孙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返回过程分为主动段和被动段,主动段是由最上面的指令舱和服务舱组成的返回组合体进行的返回制动发动机点火,减速脱离环月轨道的过程,这个阶段基本都是仪器自主控制和地面遥控支持,航天员不进行特殊操作。

制动点火后,巨大的推力会使飞行器姿势翻转180度,乘员组会短暂的向下看地球和自己的着陆点,空间站的航天员在等待返回时会进行拍照,分享给他们送上太空的亲友们作为礼物。而组合体在制动点火减速至一定速度,脱离环月轨道后进入返回轨道才刚刚拉开返回表演的序幕,要过第一关“黑障区”。

一、“黑障区”有多可怕?

返回组合体进入返回轨道后要进行两次姿态调整,调整到进入大气层的正确姿势,以面对返回过程中的第一关“黑障区”,所谓黑障区就是在返回大气层时,返回器表面由于和空气高速摩擦达到上千甚至几千度,而使得返回器周围的空气被电离,电磁波无法穿过这一层空气,造成返回器与地面测控中心暂时失去联系,整个过程如同黑夜一般,因此称为黑障区。

由于刚刚进入大气层的返回组合体,速度仍然达到每秒几千米,接近第一宇宙速度,组合体在黑障区内不仅和地面测控中失去联系,而且巨大的阻滞力产生的过载也使航天员的身体负荷达到自己的极限,这个过程一般需要持续5分钟左右,所以航天员在返回过程中的黑障区阶段是非常痛苦难受的。

另外,由于返回组合体进入大气层后和空气发生剧烈摩擦,返回舱温度也会急剧升高,返回组合体所使用的材料都是具有特殊性能的耐高温材料,才能使其不被烧穿。我国神州飞船返回组合体进入大气层经过黑障区时速度是7.5公里每秒。美国阿波罗飞船返回组合体进入大气层速度是11公里每秒。

二、“惊心6分钟”

我国的神舟飞船返回组合体在通过黑障区后,就进入所谓“惊心6分钟”,返回组合体与大气剧烈摩擦的速度减小到这个程度,就可以打开降落伞进行减速了。

首先打开的是引导伞,引导伞一开,返回组合体表面的温度急剧下降。而后打开减速伞。减速伞工作几秒钟以后,阻力大幅度增加,返回组合体的速度急剧下降。

在距地球10公里左右的高度,“黑障”消失,地面测控站恢复对返回组合体的跟踪,同时,返回组合体上的通讯系统也开始工作,航天员和地面的通信联络又开始正常起来,航天员感到轻松了许多。减速伞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返回组合体的速度会下降到200米每秒左右就可开舱了。这时返回组合体的速度已经降低了不少,表面温度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之后依次打开主降落伞。

随着,返回组合体距离地面高度越来越近后,返回组合体的速度最终下降到8-10米/秒,此时距离落地还有一定高度,就要靠反推发动机点火工作,给返回舱施加一个向上的力,最后落地,从而实现软着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